3I/ATLAS是外星飛船嗎?罕見的星際天體解析

~14 min

今年,我們在天空中迎來了一位罕見的訪客——星際彗星3I/ATLAS!這是人類發現的第三個星際天體,一次終生難遇的來客。但也有人提出更大膽的猜測:它會不會是穿越太陽系的外星探測器?無論你相信哪種說法,都可以親自追蹤它的旅程。用免費的Sky Tonight應用只需幾秒,就能找到這位宇宙訪客的位置。

內容

什麽是3I/ATLAS?

3I/ATLAS是一顆新發現的星際天體——來自太陽系之外的稀有訪客。它于2025年7月1日首次被智利的ATLAS巡天望遠鏡發現。官方觀點(由NASAESA以及大多數天文學家支持)很明確:3I/ATLAS是一顆天然彗星——這是繼‘奧陌陌’和彗星2I/鮑裏索夫之後確認的第三個星際天體。但並非所有人都信服,一些人認為它的不尋常特征為更具異域色彩的解釋留下了空間。

3I/ATLAS可能是星際飛船嗎?哈佛教授的理論

哈佛大學教授、理論物理學家Avi Loeb點燃了這場爭論,他提出不應排除最大膽的可能性:3I/ATLAS或許不僅僅是冰和塵埃的自然塊體,而是一件由外星人控制的人工物體。他的論點包括以下幾點。

3I/ATLAS異常巨大

當3I/ATLAS首次被觀測到時,它在那個距離下顯得過于明亮。如果這些光完全來自太陽反射,那麽該天體的直徑必須高達20公裏——遠遠大于隨機星際岩石的預期大小。從統計學上講,首先就碰到這樣一個巨無霸的概率僅約0.0001。Loeb認為這讓這一發現顯得可疑。

3I/ATLAS不像彗星

彗星接近太陽時通常會大顯身手——噴發出長長的氣體與塵埃尾巴,並在光譜中留下明顯的化學“指紋”。但當Loeb提出他的理論時,3I/ATLAS並沒有出現這些特征。它的光譜缺乏二氧化碳或甲烷等氣體的典型信號,只顯示出一種偏紅的太陽光反射。這種紅色輝光可以用表面的有機塵解釋,但在Loeb看來,它暗示了某種不尋常。既不像有噴發的彗星,也不像普通的小行星……那麽,它究竟是什麽呢?

3I/ATLAS沿著“過于整潔”的軌迹運行

隨機闖入的星際訪客通常會從奇怪的角度闖入,被重力甩向太陽系的各個方向。但3I/ATLAS卻幾乎完美地沿著行星軌道平面滑行——而且不偏不倚地經過木星、火星和金星附近。在Loeb看來,這未免太過巧合了。這種軌迹更像是一次有意安排的飛越航線,用于近距離考察太陽系,而不是一次隨機的闖入。

此外,掠過大型行星理論上可以實現“引力助推”——這正是人類航天器常用的機動方式,可以在不消耗額外燃料的情況下獲得加速,飛得更遠。那麽問題來了:3I/ATLAS只是遵循物理規律……還是在有意利用物理規律?

3I/ATLAS似乎在“躲避觀測”

在穿越太陽系的過程中,3I/ATLAS將掠過三顆行星——但小心避開地球。在10月底,它將從太陽背後掠過,消失在我們的望遠鏡視野中數周。Loeb指出,如果這個天體真的處于智能控制之下,那麽這將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可以在“地球視線之外”進行秘密的軌道修正。在他看來,這正像是一台自知被監視的技術探測器會做的動作。

3I/ATLAS可能對地球構成威脅

正如前面提到的,3I/ATLAS消失在太陽背後時,確實有可能在無人察覺的情況下改變航線。如果新的軌迹瞄准地球,那就不是一次友好的造訪了。在這種設想中,它可能意味著一次與地球的“刻意會合”——而且潛在意圖或許並不善意。他甚至提出,人類或許必須考慮如何防禦,但任何能夠跨越星際的先進技術,可能都會讓我們的防禦手段形同虛設。

盡管Loeb在他的博文中承認,這一“飛船假說”更像是一種思想實驗,而非確鑿結論,但它無疑成功地引發了大量頭條與爭論。

彗星3I/ATLAS:官方科學立場

3I/ATLAS
哈勃空間望遠鏡于2025年7月21日、距離3.65億公裏處拍攝的星際彗星3I/ATLAS影像。彗星展現出淚滴狀的塵埃彗發,背景恒星則因曝光拉伸成條紋。

並非所有人都相信Loeb的“外星探測器”理論。NASA、ESA以及更廣泛的天文學界明確表示:最新證據壓倒性地表明,3I/ATLAS是一顆彗星

3I/ATLAS並沒有那麽大

雖然早期計算暗示它可能是一個“巨無霸”天體,但哈勃望遠鏡的成像結果顯示事實並非如此。目前估計其核直徑在0.6–5.6公裏之間,這對于彗星來說完全正常。早期的高亮度主要來自周圍的塵埃,而不是因為它是一塊巨大的岩石。

3I/ATLAS的表現完全符合彗星特征

對大多數天文學家來說,答案很簡單:3I/ATLAS看起來、表現出來都像一顆典型的彗星。它正在形成彗發和彗尾,噴射出塵埃與氣體,並在太陽加熱下逐漸變亮。通過NASA的SPHEREx望遠鏡,天文學家甚至在它的彗發中探測到了明確的二氧化碳信號——這是彗星的經典標志。正如NASA太陽系小天體首席科學家Tom Statler總結的那樣:“它看起來像彗星,也在做彗星會做的事。”

3I/ATLAS對地球沒有威脅

戲劇化的“外星伏擊”構想很適合科幻小說,但天文學家強調,3I/ATLAS的真實軌道已經被充分掌握。基于地面望遠鏡和太空觀測站的數據進行的精確計算表明,這顆彗星與地球的最近距離也在2.7億公裏以上——幾乎是地球與太陽距離的兩倍。天文學家們強調,3I/ATLAS的表現與自然彗星完全一致,它唯一計劃的“入侵”,就是進入你的望遠鏡目鏡。

那麽,3I/ATLAS究竟是執行秘密任務的外星飛船,還是僅僅路過我們“鄰居”的一顆彗星?大多數科學家的立場非常明確:他們堅決選擇第二種解釋。

關于彗星3I/ATLAS的常見問題

為什麽彗星3I/ATLAS如此特別?

首先,它是一顆真正的星際天體,意味著它並非在我們的太陽系形成,而是來自另一個恒星系統。這類天體極其罕見,因此每一次新的發現都令人興奮。除此之外,早期估算顯示它的核心直徑可達5公裏,使其成為迄今發現的最大星際天體之一。最棒的是,這位宇宙旅行者將在今年的夜空中可見

彗星3I/ATLAS是迄今發現的唯一星際天體嗎?

並不是!事實上,3I/ATLAS是第三顆進入太陽系的確認星際天體。第一顆是2017年發現的奇特天體“奧陌陌”,它是一塊細長的岩石,一度被人們聯想為外星飛船。第二顆是2019年的2I/鮑裏索夫,它的表現更符合典型彗星的特征,帶有明亮的彗發和長尾巴。

我們如何確定3I/ATLAS不是來自太陽系?

它不同尋常的軌迹是第一個重要線索——軌道不是封閉的,而是雙曲線形狀,因此天文學家懷疑它並非本地天體。之後的軌道計算證實了這一點:3I/ATLAS的運行速度約為210,000公裏/小時,這是星際天體的典型速度,遠高于任何受太陽引力束縛的天體。

彗星3I/ATLAS會撞上地球嗎?

3I/ATLAS trajectory
2025年10月29日,彗星3I/ATLAS將最接近太陽,約1.4天文單位(約2.1億公裏)。在此之前,它會進入火星軌道內側,從火星旁掠過,距離僅3,000萬公裏。但別擔心——它不會與地球發生危險接近。

不必擔心——彗星3I/ATLAS雖然會經過我們的行星系統內部,但它將與地球保持非常遙遠的距離。它與地球的最近距離約為1.8個天文單位——大約2.7億公裏,接近地球與太陽平均距離的兩倍。

3I/ATLAS一定是彗星嗎?它會不會是外星飛船?

最可能的情況是,3I/ATLAS就是一顆彗星。它有冰質的核,釋放氣體和塵埃,並形成彗發和彗尾——完全符合典型的彗星行為(你可以查看我們的彗星專題文章來驗證)。我們或許期待遇見外星朋友,但這一次恐怕不是。

人們總是願意去相信,因此很多普通事物會被誤認為UFO:從氣球到夜空中的人造衛星。為幫助你分辨,我們收集了一些最常見的誤判案例,並制作成信息圖。別輕易被迷惑哦!

彗星3I/ATLAS:觀測技巧

想親眼一睹來自其他恒星系統的旅行者嗎?彗星3I/ATLAS正在穿越我們的宇宙鄰域,只要選擇合適的時機和器材,你就能自己觀測到它。下面我們將為你介紹它的亮度變化、觀測時間和位置,以及如何避免常見幹擾(如月光)來最大化觀測成功率。

彗星3I/ATLAS會有多亮?

3I/ATLAS brightness
這張圖展示了3I/ATLAS的亮度變化。點狀標記為真實觀測數據,紅色曲線為預測趨勢。起初彗星極其暗淡(17等),預計將在2025年11月達到約12等的峰值,之後逐漸變暗。雖然不是裸眼盛宴,但依然是望遠鏡的絕佳觀測目標!

剛被發現時,這顆彗星非常暗淡,視星等約為17等。到2025年9月,它已增亮至12–14等。樂觀的預測認為,到10月底,它可能達到12等。如果成真,3I/ATLAS將成為有史以來觀測到的最亮的星際天體——但仍然太暗,無法裸眼觀測。即使是雙筒望遠鏡也不夠,必須依靠天文望遠鏡。

何時何地觀測彗星3I/ATLAS?

彗星3I/ATLAS的軌道幾乎位于行星軌道平面內(傾角約黃道),這意味著南北半球都能觀測到

3I/ATLAS path
彗星3I/ATLAS在2025年9月至12月間穿越星座的路徑。
  • 2025年9月:彗星會出現在傍晚的夜空中,位于天秤座。在北半球,它會出現在日落後西南方低空;而在南半球,它會升得更高。
  • 2025年10月:彗星將過于接近太陽,消失在太陽的強光中。大約在月中,它會到達合日,從視野中消失數周。10月29日,3I/ATLAS將到達近日點(最接近太陽的位置),並開始出現在晨空。
  • 2025年11月下旬:彗星會重新現身,這次是在處女座的拂曉前低空,靠近東方地平線。亮度預計維持在12–13等(預測可能會有變動),之後會逐漸減弱。
  • 2025年12月:3I/ATLAS將移入獅子座,仍在清晨可見。但到那時,它的亮度會迅速下降至14等及更暗。隨著年底臨近,彗星將逐漸遠離,最終離開太陽系。

注意月相

月亮是夜空中強大的光源,容易掩蓋暗淡的天體。若想提高觀測星際彗星3I/ATLAS的機會,最好在新月前後觀測,此時夜空最黑暗。

  • 在彗星可見期間,新月分別落在9月21日、10月21日和11月19日。滿月則出現在10月7日和11月5日,因月光幹擾觀測難度會大大增加。

更多詳細信息可參考我們網站上的月相日曆

彗星3I/ATLAS現在在哪裏?

直到10月初,這顆彗星都會穿行在天秤座。你可以使用免費的Sky Tonight應用作為彗星追蹤器,在天空中精確定位它:

  • 打開應用並點擊底部的放大鏡圖標;
  • 在搜索欄輸入“C/2025 N1”,然後點擊藍色目標圖標——彗星就會出現在星圖上;
  • 將設備對准天空,跟隨屏幕上的白色箭頭,它會引導你找到位于你頭頂的彗星3I/ATLAS。

彗星3I/ATLAS的發現

3I/ATLAS
這是星際彗星3I/ATLAS的發現日(2025年7月1日)拍攝的影像。

這顆彗星于2025年7月1日被智利的ATLAS項目自動望遠鏡發現。該項目的目的是搜尋潛在威脅地球的小行星。在當時的圖像中,它表現為一顆極其暗淡的20等“恒星”,距離太陽約45億公裏。僅在次日的計算結果中,人們就發現其軌迹並非封閉,而是雙曲線形狀。這意味著它來自太陽系之外。7月2日,小行星中心正式確認了它的星際身份。

最初,這個天體被認為是一顆小行星,但隨後的觀測揭示了彗星活動的迹象,包括一個小小的彗發和短尾巴。在接下來的數周裏,它的亮度緩慢增加,最終可以確定它是一顆真正的彗星。

為什麽彗星3I/ATLAS會有這樣的名字?

這顆彗星實際上有兩個官方名稱:C/2025 N1 (ATLAS)3I/ATLAS。它們看起來像是不同的天體,但實際上指的是同一顆彗星——只是命名方式突出了不同的特征。

C/2025 N1 (ATLAS) 是該彗星的臨時編號,遵循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的標准命名規則

  • C/ —— 非周期彗星;
  • 2025 —— 發現年份;
  • N1 —— 表示2025年7月上半月發現的第一個天體(“N”期);
  • ATLAS —— 發現項目的名稱。

3I/ATLAS 是另一種編號,也遵循IAU的命名系統,但強調其星際屬性:

  • 3I 表示它是第三個確認的星際天體(繼1I/“奧陌陌”和2I/鮑裏索夫之後);
  • ATLAS 同樣指發現該彗星的項目。

因此,C/2025 N1 (ATLAS) 將這顆彗星歸入太陽系彗星的目錄,而3I/ATLAS 則突出了它作為星際訪客的獨特身份。兩個名字都是正確的,只是從不同角度講述了這顆彗星的故事。

為什麽像3I/ATLAS這樣的星際彗星如此罕見?

我們在夜空中看到的大多數彗星都屬于太陽系。它們在數十億年前誕生于遙遠的區域,如奧爾特雲柯伊伯帶,並沿著長長的橢圓軌道圍繞太陽運行。有時,它們的軌道會被行星的引力輕微擾動,但仍然被太陽束縛。

然而,星際彗星的故事完全不同。它們在其他行星系統中形成,然後因行星或經過的恒星施加的強大引力“踢”而被永久抛出。從那一刻起,它們將在銀河系中漂泊數百萬甚至數十億年,直到偶然闖入太陽系。這種機率微乎其微——這就是為什麽至今只發現了三顆星際天體,而3I/ATLAS正是其中之一。

為什麽天文學家如此關注星際天體?

像3I/ATLAS這樣的星際訪客對科學來說價值非凡,因為它們是來自其他恒星系統的天然信使。不同于誕生在太陽系內部的本地彗星,這些星際天體是在完全不同的恒星周圍形成的,然後在銀河中漂泊數百萬甚至數十億年,最終偶然抵達我們這裏。

研究它們能讓天文學家比較不同行星與彗星在不同環境下的形成方式。對3I/ATLAS的觀測表明,它的成分幾乎可以肯定包含水和二氧化碳——這些成分在許多太陽系彗星中也普遍存在。這暗示著彗星的“配方”,甚至行星的原材料,可能在整個銀河系中都出奇地相似。

彗星3I/ATLAS:總結

彗星3I/ATLAS(C/2025 N1)是人類在太陽系中發現的第三顆星際天體,繼“奧陌陌”和2I/鮑裏索夫之後。它體型龐大——彗核估計直徑在0.6–5.6公裏之間——速度極快,以約210,000公裏/小時穿行。雖然它不會亮到裸眼可見,但在2025年11月底左右,它的亮度可能達到12等,天文望遠鏡可輕松捕捉。不要錯過這一機會!用免費的Sky Tonight應用,你可以幾秒鍾內找到彗星3I/ATLAS,規劃觀測時間,並追蹤它穿越星座的旅程。

Trustpil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