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顆從地球上可見的彗星:如何在2025年10月至11月觀測Lemmon彗星

~13 min

好消息,天文愛好者們!有一顆彗星正在日益變亮,並有望變得肉眼可見。在2025年10月至11月,擡頭看看C/2025 A6(萊蒙)彗星在天空中發光吧——使用免費的Sky Tonight應用今晚就能追蹤它。本指南將幫助你規劃觀測並為拍攝下一顆亮彗星做好准備。

內容

關于C/2025 A6(萊蒙)你需要知道的

Comet Lemmon
由Dimitrios Katevainis于2025年9月24日拍攝的C/2025 A6(萊蒙)彗星。
  • 從北半球觀測萊蒙彗星的最佳時間是10月12日至11月2日。在此期間,C/2025 A6將接近地球,在遠離城市燈光的黑暗天空下可被肉眼看到。預計彗星將在10月31日或11月1日左右達到最亮。
C/2025 A6 Lemmon - Best Comet of Fall 2025
C/2025 A6 (Lemmon) 彗星由 Michael Jager 和 Gerald Rhemann 于2025年8月28日拍攝。
  • 一個意外的“增亮者”。 2025年1月3日發現的萊蒙彗星起初極其微弱(亮度21等),看起來更像是一顆小行星。根據最初預測,該彗星的最大亮度不會超過望遠鏡可見的程度。然而,在與太陽合相後重新出現時,8月的首次觀測顯示其彗星活動增強的迹象,並在一個月內迅速增亮

  • 可能是2025年最亮的彗星。如果這一趨勢持續下去,10月底可能會迎來一顆在黑暗天空下輕松用雙筒望遠鏡甚至肉眼就能看到的亮彗星!屆時很可能沒有其他彗星能達到這樣的亮度。注意:彗星總是難以預測,所以請將這視為估計而非保證。

C2025 A6 Orbit
C/2025 A6 (Lemmon) 彗星在2025年穿越太陽系時的軌道圖。它要一千多年後才會再次歸來!
  • 北半球觀測有利。 該彗星軌道傾角為144°,因此彗星以逆行方式運行——與行星的通常方向相反,並在黃道面以北通過近日點,更有利于北半球觀測者。到10月10日,它甚至在北緯48°及更高緯度變為拱極星(永不落下); 此後,拱極邊界將逐漸向北移動,因此彗星進入拱極區的地區將越來越少。此外,對于許多地區來說,它的最佳傍晚觀測期出現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正好與北半球漫長而晴朗的秋夜重合。

  • 古老的旅行者。 Lemmon 彗星此前曾靠近過太陽,其軌道周期約為1350年——換句話說,人類上一次看到它是在一千多年前。然而,這一次穿越太陽系改變了 Lemmon 的軌道周期(彗星中這種情況並不罕見)。4月16日,該彗星以3.485億公裏的距離掠過木星。木星的引力消耗了部分 Lemmon 的軌道能量,將其周期縮短約200年,現在約為1154年。

C/2025 A6 (Lemmon) 會有多亮?

我們來談談具體的數值。在天文學中,星等的數值越小,天體越亮。

最初的預測表明,這是一顆相對暗淡的彗星——在11月初近日點時的峰值亮度約為9等。然而,在2025年7月2日與太陽合之後,8月中旬的觀測顯示彗星活動增強,亮度在一個月內迅速從16.5等提升至9等。到9月時,C/2025 A6 (Lemmon) 已經超過了預期的峰值亮度,並繼續變亮。

C/2025 A6 Magnitude
該圖顯示了彗星亮度估算的發展趨勢。

當前預測顯示,萊蒙彗星將在10月底達到3.7等的峰值亮度,這意味著它將在黑暗地點成為肉眼可見的目標,並且是雙筒望遠鏡的絕佳觀測對象。一些模型甚至預測亮度可達2等,而較為保守的估計認為亮度約為4等,在這種情況下,仍能用雙筒望遠鏡看到,並可能在完美的觀測條件下被肉眼微弱看到

請記住:彗星不會按劇本來,總會帶來驚喜。關注我們的社交媒體,我們將為你提供關于 C/2025 A6 (Lemmon) 的最新動態。

C/2025 A6 (Lemmon) 在哪裏可以觀測?

C/2025 A6 (Lemmon) 目前在北半球的晨空中可見,但到10月中旬會轉入傍晚天空。高緯度北方地區尤其有利——到那時,它甚至會在北緯48°以上成為拱極星。

C/2025 A6 Sky Trajectory
自2025年10月中旬起,在北緯48°及以上地區,C/2025 A6 (Lemmon) 彗星不會落到地平線以下。

到10月底至11月初,彗星亮度可能達到3–4等,然後很快變暗。11月底時,它在大多數北方觀測者看來會位于明亮的傍晚暮光中,非常接近地平線,幾乎無法觀測。

南半球,目前觀測條件不佳,但預計在11月中旬可見。

C/2025 A6 (Lemmon) 的運行路徑

C/2025 A6 Path Through Constellations
C/2025 A6 (Lemmon) 彗星在2025年9月至11月間跨越星座的路徑。

該彗星目前位于晨空的天貓座背景中。隨後它將穿越北方星座——小獅座、大熊座、獵犬座、牧夫座——並繼續進入巨蛇座、武仙座、蛇夫座。大約在11月20日,它將消失在傍晚的暮光中。

如何在天空中找到 C/2025 A6 (Lemmon)?

以下是 Lemmon 彗星的詳細運行路徑,幫助你知道該從哪裏尋找。想要更簡單的方法?打開免費的 Sky Tonight 應用,搜索 C/2025 A6 (Lemmon),然後跟隨屏幕上的箭頭找到你天空中的彗星。

10月上旬:在黎明前最佳可見(大約當地時間淩晨2點),在日出前達到最高點。朝東北方向看,在大熊座以東,靠近大熊座邊界。距角約58°。

10月中旬:對許多地區來說轉入傍晚天空(有些地方早晚都能看到)。在傍晚時,朝西北方向看,在大熊座以西。在清晨時,朝西北方向看,在大熊座以北。10月16日,經過與獵犬座的心宿(2.9等星)不足1°的距離。距角約48°。

10月下旬:在傍晚最佳觀測。最好等到天完全黑(天文黑夜)再看。朝西方地平線上方的牧夫座看。大角星位于彗星下方約10°(伸開手臂一拳的角度)。距角約39°。

10月末至11月初(峰值亮度):在黃昏之後,朝西方地平線上方蛇夫座看。最近的亮星是天市右垣一(2.6等),大約在西方8°。距角約33°。

11月中旬:在11月8日近日點之後,彗星將迅速變暗。它會在南半球的傍晚天空中可見,位于蛇夫座低空西方。距角約24°。

¹簡單來說,距角是天體與太陽之間的角距。數值越大,天體越容易被觀測到,因為陽光的幹擾越小。

月相

月亮是一個強大的光源,會影響對暗淡天體的觀測。因此,盡量選擇無月之夜進行觀測。

  • 新月:10月21日
  • 上弦月:10月29日
  • 滿月:11月5日(幸運的是,彗星在天空的另一邊)
  • 下弦月:11月14日

更多詳情請查看我們網站上的月相日曆

如何拍攝C/2025 A6(萊蒙)彗星(初學者指南)

Comet Lemmon
由Victor Sabet和Julien De Winter于2025年9月26日拍攝的C/2025 A6(萊蒙)彗星。

彗星不會停留太久——但你的照片可以。萊蒙彗星為練習天文攝影提供了完美機會——預計它將成為2025年最亮的彗星之一,在黑暗天空下可見,並擁有延伸數度的長尾,非常值得拍攝。

拍攝彗星時,請記住兩件事:

  1. 彗星在天空中移動。幾十秒的短曝光不會顯示出明顯的移動,但在長時間序列或疊加圖像中,彗星的核心可能會相對恒星略微偏移。

  2. 黑暗的天空很重要。光汙染和月光會降低對比度。為獲得最佳效果,請選擇黑暗環境。免費的Sky Tonight應用可以幫助你定位彗星、查看其高度,並找到天空最暗的觀測時段。

接下來,我們將探討如何使用不同設備——從裝在三腳架上的智能手機到帶赤道儀或望遠鏡的相機——來拍攝這顆彗星。

Camera settings for Lemmon A6
这是一份关于不同设备相机设置的速查表,助你拍摄彗星C/2025 A6(Lemmon)。

用智能手機拍攝

僅使用手機,彗星可能只呈現為一個微弱模糊的亮斑,尾巴幾乎不可見——但仍然值得一試!即使你肉眼看不到萊蒙彗星,照片中也可能捕捉到它。只需用免費的Sky Tonight應用找到它在天空中的位置,設置好參數拍攝即可。操作如下:

  • 將手機放在三腳架或穩定表面上。
  • 開啓夜景模式天文攝影模式(部分手機支持)。

如果手機支持專業/高級模式,請手動調整參數。以下是簡要設置指南:

  • ISO(感光度):使用1600–3200。ISO越高,圖像越亮,但噪點也越多。
  • 曝光(快門速度):設為5–10秒。更長時間會使星星和彗星拖尾。
  • 光圈(f值):手機通常固定。數值越小(如f/1.8),進光量越多。
  • 變焦:保持在1×或2×以保證清晰。使用0.5×廣角時彗星太小;2×時彗星更突出,同時仍能展示周圍星空。如果手機支持3×或更高倍數,也可嘗試更近的視角。

用相機 + 三腳架拍攝

這是超越手機攝影的第一步。通過此組合,你可以拍攝包含地景的廣角照片,或捕捉帶有短尾的彗星特寫。

  • 鏡頭:14–35 mm用于風景;85–135 mm用于近景。
  • ISO:1600–3200。
  • 曝光:廣角10–20秒;短焦距5–10秒以避免星迹拖尾。
  • 光圈:盡可能大(f/2–f/2.8)。
  • 對焦:手動對焦在彗星附近的一顆亮星上。

提示:使用Sky Tonight應用的AR模式,可以將彗星與樹木、山脈或建築物對齊,構圖更具美感。

用相機 + 三腳架 + 長焦鏡頭或望遠鏡拍攝

此配置可放大拍攝彗星核及部分尾巴。但若無跟蹤設備,只能使用短曝光。

  • 焦距:200–500 mm長焦鏡頭,或口徑80–100 mm的小望遠鏡。
  • ISO:1600–3200。
  • 曝光1–5秒以避免拖影。
  • 光圈:約f/4–f/5(望遠鏡常見值)。

這樣可拍出清晰的彗星核心及尾巴的淡淡痕迹。若想捕捉更多細節,可拍多張短曝光並在後期疊加。

用相機 + 三腳架 + 星野跟蹤儀拍攝

星野跟蹤儀可追隨天空運動,使你能進行更長時間曝光,從而捕捉彗星尾巴的微弱細節。

  • 鏡頭:50–200 mm。
  • ISO:800–1600。
  • 曝光:30–120秒,視焦距而定。
  • 光圈:f/2–f/4。
  • 技巧:分別創建兩組疊加圖——一組對齊恒星,一組對齊彗星。合成時可讓星星與彗星都保持清晰。

用相機 + 三腳架 + 星野跟蹤儀 + 長焦鏡頭或望遠鏡拍攝

這是最專業的組合,能拍出彗尾細微結構,甚至區分出不同顔色的離子尾與塵埃尾。

  • 焦距:300–500 mm鏡頭,或小型折射望遠鏡。
  • ISO:800–1600。
  • 曝光:每幀20–60秒。
  • 光圈:f/4–f/5(望遠鏡常見值)。
  • 疊加:以彗星為對齊目標疊加幀,保持彗核清晰銳利。

C/2025 A6 (Lemmon) 的發現

萊蒙山巡天于2025年1月3日首次觀測到該天體,當時亮度為21.5等——它太暗淡了,以至于起初被認為是小行星狀天體。後來發現了2024年11月12日由 Pan-STARRS 拍攝的追溯影像。後續觀測揭示了濃縮的彗發(≈2.2角秒)和一條短彗尾(≈2角秒,記錄于2025年2月21日),確認了其彗星性質。發現一個半月後,該天體被正式命名為 C/2025 A6 (Lemmon)。C/2025 A6 (Lemmon) 是動力學上古老的彗星,意味著它以前曾經靠近過太陽。

總結:關于 C/2025 A6 (Lemmon) 的要點

  • 類型:動力學上古老的長周期彗星
  • 軌道周期:1350 年 / 1154 年
  • 近日點:2025年11月8日,0.53 AU
  • 最接近地球:2025年10月21日,0.60 AU
  • 預測峰值亮度:約4等(雙筒望遠鏡輕松觀測;在極佳條件下可能肉眼可見),在2025年11月8日近日點附近
  • 最佳觀測期:北半球,10月下旬 – 11月上旬

C/2025 A6 (Lemmon) 是2025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的絕佳觀測目標。如果增亮趨勢持續,它可能達到約3等亮度,使其在雙筒望遠鏡中輕松可見,並有可能肉眼可見。北半球優先觀測,而在南半球,Lemmon 彗星將在11月中旬可見。想要實時查看彗星在你天空中的位置,請使用免費的 Sky Tonight 應用

Trustpil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