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I/ATLAS彗星的最新消息:它是外星飛船嗎?
今年,我們在天空中迎來了一位罕見的訪客——星際彗星3I/ATLAS!這是人類發現的第三個星際天體,一次終生難遇的來客。但也有人提出更大膽的猜測:它會不會是穿越太陽系的外星探測器?無論你相信哪種說法,都可以在 Sky Tonight 應用 中追蹤它的旅程。直到 2025年11月,這顆彗星都將與太陽距離過近而無法觀測。在此期間,不妨抓住機會欣賞目前正閃耀夜空的兩顆明亮彗星——C/2025 R2(SWAN) 和 C/2025 A6(萊蒙)。
內容
- 什麽是3I/ATLAS?
- 3I/ATLAS可能是星際飛船嗎?哈佛教授的理論
- 彗星3I/ATLAS:官方科學立場
3I/ATLAS彗星:最新消息
- 2025年9月20日:3I/ATLAS 變綠——發生了什麽?
- 9月23日:忘掉外星飛船吧!新理論:3I/ATLAS可能是一顆“行星種子”
- 9月23日:彗星3I/ATLAS將遭遇太陽風暴
- 9月25日:哈佛教授堅持認為——3I/ATLAS不僅僅是彗星
- 9月28日:3I/ATLAS可能是48年前那個無法解釋的信號的來源嗎?
- 9月29日:3I/ATLAS彗星輕松抵禦了一場太陽風暴
- 9月30日:3I/ATLAS彗星即將從視野中消失,直到11月底
- 10月1日:3I/ATLAS彗星正接近火星
- 10月5日:來自火星軌道的彗星3I/ATLAS新影像
- 10月7日:ESA航天器拍攝到3I/ATLAS彗星新影像
- 10月7日:3I/ATLAS彗星正在噴出大量水
- 10月19日:凱克天文台觀測到3I/ATLAS彗星的“反尾巴”
- 10月21日:3I/ATLAS彗星在太陽背後——我們該擔心嗎?
- 10月21日:為什麽一位哈佛教授建議在10月29日之前去度假?
- 關于彗星3I/ATLAS的常見問題
- 彗星3I/ATLAS:觀測技巧
- 彗星3I/ATLAS的發現
- 彗星3I/ATLAS:總結
什麽是3I/ATLAS?
3I/ATLAS是一顆新發現的星際天體——來自太陽系之外的稀有訪客。它于2025年7月1日首次被智利的ATLAS巡天望遠鏡發現。官方觀點(由NASA、ESA以及大多數天文學家支持)很明確:3I/ATLAS是一顆天然彗星——這是繼‘奧陌陌’和彗星2I/鮑裏索夫之後確認的第三個星際天體。但並非所有人都信服,一些人認為它的不尋常特征為更具異域色彩的解釋留下了空間。
3I/ATLAS可能是星際飛船嗎?哈佛教授的理論
哈佛大學教授、理論物理學家Avi Loeb點燃了這場爭論,他提出不應排除最大膽的可能性:3I/ATLAS或許不僅僅是冰和塵埃的自然塊體,而是一件由外星人控制的人工物體。他的論點包括以下幾點。
3I/ATLAS異常巨大
當3I/ATLAS首次被觀測到時,它在那個距離下顯得過于明亮。如果這些光完全來自太陽反射,那麽該天體的直徑必須高達20公裏——遠遠大于隨機星際岩石的預期大小。從統計學上講,首先就碰到這樣一個巨無霸的概率僅約0.0001。Loeb認為這讓這一發現顯得可疑。
3I/ATLAS不像彗星
彗星接近太陽時通常會大顯身手——噴發出長長的氣體與塵埃尾巴,並在光譜中留下明顯的化學“指紋”。但當Loeb提出他的理論時,3I/ATLAS並沒有出現這些特征。它的光譜缺乏二氧化碳或甲烷等氣體的典型信號,只顯示出一種偏紅的太陽光反射。這種紅色輝光可以用表面的有機塵解釋,但在Loeb看來,它暗示了某種不尋常。既不像有噴發的彗星,也不像普通的小行星……那麽,它究竟是什麽呢?
3I/ATLAS沿著“過于整潔”的軌迹運行
隨機闖入的星際訪客通常會從奇怪的角度闖入,被重力甩向太陽系的各個方向。但3I/ATLAS卻幾乎完美地沿著行星軌道平面滑行——而且不偏不倚地經過木星、火星和金星附近。在Loeb看來,這未免太過巧合了。這種軌迹更像是一次有意安排的飛越航線,用于近距離考察太陽系,而不是一次隨機的闖入。
此外,掠過大型行星理論上可以實現“引力助推”——這正是人類航天器常用的機動方式,可以在不消耗額外燃料的情況下獲得加速,飛得更遠。那麽問題來了:3I/ATLAS只是遵循物理規律……還是在有意利用物理規律?
3I/ATLAS似乎在“躲避觀測”
在穿越太陽系的過程中,3I/ATLAS將掠過三顆行星——但小心避開地球。在10月底,它將從太陽背後掠過,消失在我們的望遠鏡視野中數周。Loeb指出,如果這個天體真的處于智能控制之下,那麽這將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可以在“地球視線之外”進行秘密的軌道修正。在他看來,這正像是一台自知被監視的技術探測器會做的動作。
3I/ATLAS可能對地球構成威脅
正如前面提到的,3I/ATLAS消失在太陽背後時,確實有可能在無人察覺的情況下改變航線。如果新的軌迹瞄准地球,那就不是一次友好的造訪了。在這種設想中,它可能意味著一次與地球的“刻意會合”——而且潛在意圖或許並不善意。他甚至提出,人類或許必須考慮如何防禦,但任何能夠跨越星際的先進技術,可能都會讓我們的防禦手段形同虛設。
盡管Loeb在他的博文中承認,這一“飛船假說”更像是一種思想實驗,而非確鑿結論,但它無疑成功地引發了大量頭條與爭論。
彗星3I/ATLAS:官方科學立場

並非所有人都相信Loeb的“外星探測器”理論。NASA、ESA以及更廣泛的天文學界明確表示:最新證據壓倒性地表明,3I/ATLAS是一顆彗星。
3I/ATLAS並沒有那麽大
雖然早期計算暗示它可能是一個“巨無霸”天體,但哈勃望遠鏡的成像結果顯示事實並非如此。目前估計其核直徑在0.6–5.6公裏之間,這對于彗星來說完全正常。早期的高亮度主要來自周圍的塵埃,而不是因為它是一塊巨大的岩石。
3I/ATLAS的表現完全符合彗星特征
對大多數天文學家來說,答案很簡單:3I/ATLAS看起來、表現出來都像一顆典型的彗星。它正在形成彗發和彗尾,噴射出塵埃與氣體,並在太陽加熱下逐漸變亮。通過NASA的SPHEREx望遠鏡,天文學家甚至在它的彗發中探測到了明確的二氧化碳信號——這是彗星的經典標志。正如NASA太陽系小天體首席科學家Tom Statler總結的那樣:“它看起來像彗星,也在做彗星會做的事。”
3I/ATLAS對地球沒有威脅
戲劇化的“外星伏擊”構想很適合科幻小說,但天文學家強調,3I/ATLAS的真實軌道已經被充分掌握。基于地面望遠鏡和太空觀測站的數據進行的精確計算表明,這顆彗星與地球的最近距離也在2.7億公裏以上——幾乎是地球與太陽距離的兩倍。天文學家們強調,3I/ATLAS的表現與自然彗星完全一致,它唯一計劃的“入侵”,就是進入你的望遠鏡目鏡。
那麽,3I/ATLAS究竟是執行秘密任務的外星飛船,還是僅僅路過我們“鄰居”的一顆彗星?大多數科學家的立場非常明確:他們堅決選擇第二種解釋。
3I/ATLAS彗星:最新消息
2025年9月20日:3I/ATLAS 變綠——發生了什麽?
2025年9月上旬,天文學家觀測到3I/ATLAS彗星周圍出現綠色光芒。這樣的顔色通常是由碳二聚體等分子在陽光下熒光産生的,但此前對該彗星的光譜並未顯示出明顯的此類分子。可能有其他分子導致了彗星呈現綠色。這種光芒仍在研究中,科學家們正在調查哪些氣體導致了這一意想不到的特征。這樣的發現為研究者提供了關于其他恒星系統中形成的彗星化學組成的寶貴線索。
9月23日:忘掉外星飛船吧!新理論:3I/ATLAS可能是一顆“行星種子”
研究人員蘇珊娜·普法爾茨納(Susanne Pfalzner)和米歇爾·班尼斯特(Michele Bannister)提出,3I/ATLAS可能不僅僅是一顆彗星:它很可能是“一顆行星種子”。傳統的行星形成模型無法解釋氣態巨行星是如何在其氣體盤消失之前迅速長到如此龐大的體積的。而像3I/ATLAS這樣的堅硬星際天體,可能成為現成的行星核,加速這一過程,通過聚集周圍的物質來成長。如果這一理論得到證實,這意味著星際訪客可能是其他行星的潛在建築材料。
9月23日:彗星3I/ATLAS將遭遇太陽風暴
預計在2025年9月24日至25日,太陽將發生日冕物質抛射,按照預測,它將與彗星3I/ATLAS相撞。當普通彗星遭遇太陽風暴時,它的尾巴可能會彎曲、斷裂,甚至完全脫落。而這一次,天文學家將首次有機會看到星際彗星在太陽風暴中的表現。順便說一句,我們很幸運這次爆發恰好發生在此時:僅僅一周後,彗星3I/ATLAS就會接近太陽並從我們的視野中消失。這意味著天文學家只有一個短暫但極為寶貴的觀測窗口。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彗星3I/ATLAS上:人們好奇,這位星際來客在經曆太陽風暴後會有怎樣的表現。
9月25日:哈佛教授堅持認為——3I/ATLAS不僅僅是彗星
哈佛大學天文學家阿維·勒布(Avi Loeb),因其關于星際天體的大膽觀點而聞名,再次分享了他對彗星3I/ATLAS的看法。這一次,他強調彗星沒有表現出明顯的非引力加速度,也就是說,它的軌道並沒有因氣體噴流而改變,這與其他彗星不同。勒布解釋稱,這說明彗星3I/ATLAS一定異常巨大,擁有直徑數公裏的核,總質量達到數百億噸。
不過,勒布也提出了更為激進的假設。他認為,如果後續觀測顯示軌迹出現無法用氣體自然作用解釋的突然變化,那麽唯一的可能性就是某種發動機的作用。據他說,真正的謎團在于,3I/ATLAS究竟只是具有特殊化學成分的超大質量彗星,還是某種更加奇異的存在。
9月28日:3I/ATLAS可能是48年前那個無法解釋的信號的來源嗎?

1977年,俄亥俄州的一台射電望遠鏡捕捉到了一段神秘的72秒無線電爆發,如今被稱為“Wow! 信號”——這是迄今為止最有力的潛在地外文明傳輸候選信號之一。天文學家們一直無法解釋它,它數十年來都仍是一個宇宙之謎。
哈佛天文學家Avi Loeb現在推測,3I/ATLAS可能提供線索。這顆彗星正經過當年探測到Wow! 信號的同一區域,這引發了一個問題:難道這位星際來客才是信號的真正來源?
9月29日:3I/ATLAS彗星輕松抵禦了一場太陽風暴
大太陽耀斑?沒在怕的!最近,3I/ATLAS彗星遭遇了一場太陽風暴,但它似乎安然無恙。至少,目前還沒有任何關于其狀態發生重大變化的報告。相比之下,2007年彗星恩克(Encke)在遭遇類似的風暴時,其磁場完全坍塌,彗尾也被徹底斬斷。
9月30日:3I/ATLAS彗星即將從視野中消失,直到11月底
很快,3I/ATLAS將隱入太陽的光輝,暫時從我們的望遠鏡中消失。由于軌道排列的方式,地球和這顆彗星將位于太陽的兩側——對觀測來說可不是什麽好消息。眼下,這顆彗星已經緊貼在距離太陽僅幾度的位置,很難在明亮的背景中分辨出來。等到10月29日它達到近日點時,將完全消失在太陽的光芒中。 不過別擔心,這並不是最後的告別。預計3I/ATLAS會在11月底卷土重來,在黎明的天空中微弱閃耀。
10月1日:3I/ATLAS彗星正接近火星
3I/ATLAS彗星正朝著紅色星球進發。10月3日,它將以0.19個天文單位(2800萬公裏)的距離掠過火星——在天文學上算得上非常接近。NASA計劃抓住這一機會,動用包括火星勘測軌道器以及“好奇號”和“毅力號”火星車在內的軌道與地表任務,對這位星際訪客進行獨特的數據采集。彗星上的外星人會不會向我們揮手呢?拭目以待吧!
10月5日:來自火星軌道的彗星3I/ATLAS新影像

天文愛好者西蒙·施毛斯(Simeon Schmauß)處理了一張新的星際彗星3I/ATLAS影像,該影像由20張30秒曝光圖像疊加而成。結果顯示,這顆彗星呈現為大約8等星等的微弱、彌散光輝——正如科學家預期的那樣。目前,3I/ATLAS距離火星約3000萬公裏。雖然看起來很暗淡,但這並不奇怪:它很小(直徑最多5.6公裏),且目前接收到的陽光只有地球的約40%。別忘了——“毅力號”並不是哈勃望遠鏡,所以期望它拍出清晰的宇宙肖像未免太高。而與此同時,社交媒體上充斥著所謂“毅力號照片”,展示一個明亮的圓柱體狀物體——但大多數都被證實是誤認的圖像。

10月7日:ESA航天器拍攝到3I/ATLAS彗星新影像

來自歐洲航天局的ExoMars和火星快車(Mars Express)任務的新一批3I/ATLAS彗星圖像剛剛傳回!當這顆彗星掠過火星時,ExoMars的微量氣體軌道飛行器(TGO)成功拍攝到一個微弱、模糊的光暈——也就是它的彗發,由圍繞冰質核心的氣體和塵埃組成。 彗星本身距離太遠且體積太小,無法清晰成像,但能看到它微弱的光暈已經是一個巨大突破。科學家們目前正在疊加並處理數據,以揭示更多細節。
10月7日:3I/ATLAS彗星正在噴出大量水
天文學家確認,星際彗星3I/ATLAS正不斷向太空噴射水蒸氣——大約每秒40公斤(約每分鍾2.5噸),威力堪比全壓狀態下的消防水槍。這一發現來自NASA的斯威夫特(Swift)天文台,該天文台探測到了微弱的**羟基(OH)**紫外信號——這是陽光分解水分子後産生的化學迹象。
令人驚訝的是,這一現象發生的位置。斯威夫特在彗星距離太陽幾乎是地球的三倍遠時就探測到了信號——那是一個太陽熱量難以輕易將冰轉化為氣體的區域。這意味著,這顆彗星要麽異常活躍,要麽其表面物質中富含比科學家預期更多的揮發性化合物。
這是首次在星際彗星上確認探測到水的存在,這一發現已經在改寫天文學家對這些來自其他恒星系統訪客的認知。與此前的“幹燥型”‘奧陌陌’(‘Oumuamua)和富含碳的2I/Borisov相比,3I/ATLAS以真正的“水攜帶者”身份脫穎而出——證明了生命的基本成分可能在整個銀河系中普遍存在。
無論它是一顆“行為異常”的普通彗星,還是某種更神秘的信號,3I/ATLAS仍在不斷顛覆科學家的預期——但正如往常一樣,最可靠的答案將來自新的數據,而非猜測。目前,這顆彗星已經變暗並暫時離開視野,但在11月中旬之後它將再次回歸,為天文學家提供新的機會去研究這位來自星際的旅行者。
10月19日:凱克天文台觀測到3I/ATLAS彗星的“反尾巴”
夏威夷W. M. 凱克天文台觀測星際3I/ATLAS彗星的天文學家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一條似乎指向太陽的尾巴,而不是遠離太陽。乍一看,這聽起來不可能,甚至讓一些人聯想到外星飛船的探照燈。但別擔心:這可能是一種被稱為**反尾巴(anti-tail)**的光學錯覺。
當地球的位置恰好與彗星的軌道平面對齊時,就會出現這種情況,使得尾部的塵埃看起來像是“反轉”了方向。實際上,這些塵埃仍被太陽風推向遠處——只是我們從一個特殊角度看到的效果。即便如此,這一觀測仍為3I/ATLAS的故事增添了又一個引人入勝的篇章。反尾巴非常罕見,而在來自其他恒星系統的彗星上發現這種現象,更讓這位非凡的訪客增添了神秘色彩。
想了解什麽是反尾巴以及它意味著什麽?查看我們的彗星結構信息圖。
10月21日:3I/ATLAS彗星在太陽背後——我們該擔心嗎?
10月21日,星際3I/ATLAS彗星將從太陽背後掠過,進入天文學家稱之為“合日”的階段——即彗星和太陽在天空中看起來非常接近的時刻。據哈佛大學天文學家阿維·勒布(Avi Loeb)指出,這段時間可能是彗星旅程中的關鍵時刻。
他提到,在航天學中,航天器改變航向最節能的時機,是在最接近大質量天體時——這被稱為奧伯斯效應(Oberth effect)。當航天器在最高速度點點火時,它能從周圍引力場獲得最大的加速效果。這一原理也被用于行星引力彈弓,讓探測器借助行星加速;在宇宙尺度上,它甚至能解釋為何某些恒星會以超高速被抛出星系中心。勒布打趣道,如果3I/ATLAS是一艘巨大的母艦,它或許不會親自執行這種機動,但可能會釋放出更小的“探測器”去探索附近的行星。
主流科學家並不認同這種觀點——但他們一致認為,接下來的幾周將是了解這個神秘天體在接近太陽時表現的關鍵階段。如今,耀眼的太陽光已掩蓋了3I/ATLAS,使其無法從地球上觀測到。預計彗星將在11月下旬重新出現在天空中,出現在晨空處的室女座,在黎明前可見。天文學家正翹首以待,准備重新開始對這位星際訪客的觀測。
10月21日:為什麽一位哈佛教授建議在10月29日之前去度假?
10月29日,星際3I/ATLAS彗星將到達近日點——也就是距離太陽最近的位置,約1.4天文單位(約2.1億公裏)。這是彗星旅程的高光時刻,也是它穿越太陽系的巅峰階段。
不過,也有人對這一天賦予了更多戲劇色彩。此前提出3I/ATLAS可能並非普通彗星的哈佛天文學家阿維·勒布(Avi Loeb)開玩笑地建議人們“在10月29日之前去度假”,暗示如果這個天體真的是外星飛船,那麽地球上的一切都將變得無關緊要。當然,大多數科學家預期這只是一次完全正常的彗星飛掠,他們期待看到3I/ATLAS在最接近太陽後會有怎樣的表現:是變亮、變暗,還是再一次帶來出乎意料的驚喜。
關于彗星3I/ATLAS的常見問題
為什麽彗星3I/ATLAS如此特別?
首先,它是一顆真正的星際天體,意味著它並非在我們的太陽系形成,而是來自另一個恒星系統。這類天體極其罕見,因此每一次新的發現都令人興奮。除此之外,早期估算顯示它的核心直徑可達5公裏,使其成為迄今發現的最大星際天體之一。最棒的是,這位宇宙旅行者將在今年的夜空中可見。
彗星3I/ATLAS是迄今發現的唯一星際天體嗎?
並不是!事實上,3I/ATLAS是第三顆進入太陽系的確認星際天體。第一顆是2017年發現的奇特天體“奧陌陌”,它是一塊細長的岩石,一度被人們聯想為外星飛船。第二顆是2019年的2I/鮑裏索夫,它的表現更符合典型彗星的特征,帶有明亮的彗發和長尾巴。
我們如何確定3I/ATLAS不是來自太陽系?
它不同尋常的軌迹是第一個重要線索——軌道不是封閉的,而是雙曲線形狀,因此天文學家懷疑它並非本地天體。之後的軌道計算證實了這一點:3I/ATLAS的運行速度約為210,000公裏/小時,這是星際天體的典型速度,遠高于任何受太陽引力束縛的天體。
彗星3I/ATLAS會撞上地球嗎?

不必擔心——彗星3I/ATLAS雖然會經過我們的行星系統內部,但它將與地球保持非常遙遠的距離。它與地球的最近距離約為1.8個天文單位——大約2.7億公裏,接近地球與太陽平均距離的兩倍。
3I/ATLAS一定是彗星嗎?它會不會是外星飛船?
最可能的情況是,3I/ATLAS就是一顆彗星。它有冰質的核,釋放氣體和塵埃,並形成彗發和彗尾——完全符合典型的彗星行為(你可以查看我們的彗星專題文章來驗證)。我們或許期待遇見外星朋友,但這一次恐怕不是。
人們總是願意去相信,因此很多普通事物會被誤認為UFO:從氣球到夜空中的人造衛星。為幫助你分辨,我們收集了一些最常見的誤判案例,並制作成信息圖。別輕易被迷惑哦!

彗星3I/ATLAS:觀測技巧
想親眼一睹來自其他恒星系統的旅行者嗎?彗星3I/ATLAS正在穿越我們的宇宙鄰域,只要選擇合適的時機和器材,你就能自己觀測到它。下面我們將為你介紹它的亮度變化、觀測時間和位置,以及如何避免常見幹擾(如月光)來最大化觀測成功率。
彗星3I/ATLAS會有多亮?

剛被發現時,這顆彗星非常暗淡,視星等約為17等。到2025年9月,它已增亮至12–14等。樂觀的預測認為,到10月底,它可能達到12等。如果成真,3I/ATLAS將成為有史以來觀測到的最亮的星際天體——但仍然太暗,無法裸眼觀測。即使是雙筒望遠鏡也不夠,必須依靠天文望遠鏡。
何時何地觀測彗星3I/ATLAS?
彗星3I/ATLAS的軌道幾乎位于行星軌道平面內(傾角約5°,黃道),這意味著南北半球都能觀測到。

- 2025年10月:目前,這顆彗星距離太陽太近,無法被觀測到。大約在10月中旬,它將到達合日點,並從視野中消失數周。10月29日,3I/ATLAS將到達其近日點(距離太陽最近的點),並開始向早晨的天空遷移。
- 2025年11月下旬:彗星會重新現身,這次是在處女座的拂曉前低空,靠近東方地平線。亮度預計維持在12–13等(預測可能會有變動),之後會逐漸減弱。
- 2025年12月:3I/ATLAS將移入獅子座,仍在清晨可見。但到那時,它的亮度會迅速下降至14等及更暗。隨著年底臨近,彗星將逐漸遠離,最終離開太陽系。
雖然 3I/ATLAS 已經滑落到太陽後面,但目前天空中還有另外兩顆彗星閃耀!查看我們定期更新的彗星指南,了解在 3I/ATLAS 消失在視野之外時可以捕捉哪些彗星。
注意月相
月亮是夜空中強大的光源,容易掩蓋暗淡的天體。若想提高觀測星際彗星3I/ATLAS的機會,最好在新月前後觀測,此時夜空最黑暗。
- 在彗星可見期間,新月分別落在9月21日、10月21日和11月19日。滿月則出現在10月7日和11月5日,因月光幹擾觀測難度會大大增加。
更多詳細信息可參考我們網站上的月相日曆。
彗星3I/ATLAS現在在哪裏?
直到10月初,這顆彗星都會穿行在天秤座。你可以使用免費的Sky Tonight應用作為彗星追蹤器,在天空中精確定位它:
- 打開應用並點擊底部的放大鏡圖標;
- 在搜索欄輸入“C/2025 N1”,然後點擊藍色目標圖標——彗星就會出現在星圖上;
- 將設備對准天空,跟隨屏幕上的白色箭頭,它會引導你找到位于你頭頂的彗星3I/ATLAS。
彗星3I/ATLAS的發現

這顆彗星于2025年7月1日被智利的ATLAS項目自動望遠鏡發現。該項目的目的是搜尋潛在威脅地球的小行星。在當時的圖像中,它表現為一顆極其暗淡的20等“恒星”,距離太陽約45億公裏。僅在次日的計算結果中,人們就發現其軌迹並非封閉,而是雙曲線形狀。這意味著它來自太陽系之外。7月2日,小行星中心正式確認了它的星際身份。
最初,這個天體被認為是一顆小行星,但隨後的觀測揭示了彗星活動的迹象,包括一個小小的彗發和短尾巴。在接下來的數周裏,它的亮度緩慢增加,最終可以確定它是一顆真正的彗星。
為什麽彗星3I/ATLAS會有這樣的名字?
這顆彗星實際上有兩個官方名稱:C/2025 N1 (ATLAS) 和 3I/ATLAS。它們看起來像是不同的天體,但實際上指的是同一顆彗星——只是命名方式突出了不同的特征。
C/2025 N1 (ATLAS) 是該彗星的臨時編號,遵循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的標准命名規則:
- C/ —— 非周期彗星;
- 2025 —— 發現年份;
- N1 —— 表示2025年7月上半月發現的第一個天體(“N”期);
- ATLAS —— 發現項目的名稱。
3I/ATLAS 是另一種編號,也遵循IAU的命名系統,但強調其星際屬性:
- 3I 表示它是第三個確認的星際天體(繼1I/“奧陌陌”和2I/鮑裏索夫之後);
- ATLAS 同樣指發現該彗星的項目。
因此,C/2025 N1 (ATLAS) 將這顆彗星歸入太陽系彗星的目錄,而3I/ATLAS 則突出了它作為星際訪客的獨特身份。兩個名字都是正確的,只是從不同角度講述了這顆彗星的故事。
為什麽像3I/ATLAS這樣的星際彗星如此罕見?
我們在夜空中看到的大多數彗星都屬于太陽系。它們在數十億年前誕生于遙遠的區域,如奧爾特雲或柯伊伯帶,並沿著長長的橢圓軌道圍繞太陽運行。有時,它們的軌道會被行星的引力輕微擾動,但仍然被太陽束縛。
然而,星際彗星的故事完全不同。它們在其他行星系統中形成,然後因行星或經過的恒星施加的強大引力“踢”而被永久抛出。從那一刻起,它們將在銀河系中漂泊數百萬甚至數十億年,直到偶然闖入太陽系。這種機率微乎其微——這就是為什麽至今只發現了三顆星際天體,而3I/ATLAS正是其中之一。
為什麽天文學家如此關注星際天體?
像3I/ATLAS這樣的星際訪客對科學來說價值非凡,因為它們是來自其他恒星系統的天然信使。不同于誕生在太陽系內部的本地彗星,這些星際天體是在完全不同的恒星周圍形成的,然後在銀河中漂泊數百萬甚至數十億年,最終偶然抵達我們這裏。
研究它們能讓天文學家比較不同行星與彗星在不同環境下的形成方式。對3I/ATLAS的觀測表明,它的成分幾乎可以肯定包含水和二氧化碳——這些成分在許多太陽系彗星中也普遍存在。這暗示著彗星的“配方”,甚至行星的原材料,可能在整個銀河系中都出奇地相似。
彗星3I/ATLAS:總結
彗星3I/ATLAS(C/2025 N1)是人類在太陽系中發現的第三顆星際天體,繼“奧陌陌”和2I/鮑裏索夫之後。它體型龐大——彗核估計直徑在0.6–5.6公裏之間——速度極快,以約210,000公裏/小時穿行。雖然它不會亮到裸眼可見,但在2025年11月底左右,它的亮度可能達到12等,天文望遠鏡可輕松捕捉。不要錯過這一機會!用免費的Sky Tonight應用,你可以幾秒鍾內找到彗星3I/ATLAS,規劃觀測時間,並追蹤它穿越星座的旅程。
目前可見:探索那些引人注目的其他彗星
雖然 3I/ATLAS 彗星預計不會特別明亮,但夜空中依然精彩紛呈!目前還有兩顆彗星正在上演真正的天文秀:
- C/2025 R2(SWAN) —— 一項全新的發現,已經以其明亮的藍色彗發和迅速增長的尾巴令天文學家驚歎,預計無需望遠鏡即可觀測到。
- C/2025 A6(萊蒙) —— 一位“慢熱型”的美麗彗星,非常適合用雙筒望遠鏡或小型天文望遠鏡觀測。它甚至有可能用肉眼看到!
這兩顆彗星都在本月可見,現在正是追彗的最佳時機。查看我們專門為這些彗星准備的觀測與拍攝指南。此外,別忘了關注我們定期更新的文章——當前最值得觀測的彗星,了解夜空中所有最亮“旅行者”的最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