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星表的演變:從古代列表到十億顆恒星的數據庫

~12 min

人類一步步學會了繪制星圖——從肉眼可見的星座到隱藏在宇宙深處的天體。如今,我們使用各種天文星表在群星之間導航。本文將介紹這些星表是什麽、為何有這麽多種,以及它們如何對普通觀測者有所幫助。想在你頭頂的天空中找到這些星表中的天體,請使用免費的Sky Tonight應用——輸入天體的星表編號,應用程序將告訴你它的位置。

內容

什麽是天文星表?

天文星表是包含天體名稱、坐標及其基本數據(如亮度、類型、位置等)的精選列表。

與展示天體在天空中位置的星圖不同,星表是一種參考數據庫,用于識別、測量和比較天體。每個天文台、望遠鏡和太空任務都依賴星表來實現精確的指向、跟蹤和校准。

古代天文台

最早的恒星列表

早在現代望遠鏡出現之前,觀測者就將星星組合成圖案並記錄下來。

  • 喜帕恰斯(公元前2世紀)編制了已知的第一份定量星表,並引入了恒星視星等(1等到6等)。
  • 托勒密(公元2世紀)出版了《天文學大成》(Almagest),記錄了約1,020顆恒星(不同來源略有差異),在數個世紀內奠定了西方天文學的基礎。
  • 在伊斯蘭黃金時代,阿爾蘇菲(10世紀)在《恒星之書》中改進了恒星的位置和亮度,並加入了插圖和修正。

這些星表主要集中于肉眼可見的恒星,而非後來定義深空觀測的那些“模糊”天體。

《恒星之書》

基礎深空天體星表:M、C、NGC、IC

望遠鏡的發明讓天文學家看到了成千上萬個肉眼不可見的微光天體。每一次新發現都需要被記錄下來——于是現代天文星表的時代開始了。

梅西耶與考德威爾:最亮深空天體的星表

18世紀,法國天文學家查爾斯·梅西耶在尋找彗星。通過小型望遠鏡,他經常看到一些模糊且不移動的光斑。彗星通常會移動,而這些光斑不會。為了避免誤報,他開始將這些“令人困惑的天體”列入清單,制作了一份實用的“彗星獵人請勿追逐名單”。第一版(1774年)包含45個天體,六年後數量翻倍,到1781年已包含103個。現代天文學中使用的梅西耶星表共有110個天體。

梅西耶星表

梅西耶星表包括:

  • 星系(例如 M31仙女座星系
  • 球狀星團(例如 M13,位于武仙座)
  • 疏散星團(例如 M45昴星團
  • 發射星雲(例如 M42,獵戶座星雲)
  • 行星狀星雲(例如 M57,環狀星雲)

梅西耶星表是觀測北半球最亮深空天體的入門指南。許多觀測者會嘗試一年一度的“梅西耶馬拉松”,在一夜之間盡可能多地觀測M天體。它通常在三月或四月舉行,極受歡迎——我們還撰寫了梅西耶馬拉松觀測指南,介紹如何開始、如何完成以及需要准備什麽。

仔細研究梅西耶星表會發現,它主要面向北半球。梅西耶在巴黎觀測,因此只能看到在地平線上方足夠高的天體,大致位于南緯35°以北。因此,南天的壯觀景象,如麥哲倫雲或半人馬座ω星團,並未收錄其中。

1995年,英國天文學家帕特裏克·穆爾提出了一份旨在補充梅西耶星表的現代星表,收錄了梅西耶遺漏的亮深空天體,尤其是南半球的天體。他希望命名規則與梅西耶星表(M)相同——以作者姓氏首字母命名。但由于“M”已被梅西耶使用,他改用母親的娘家姓“Caldwell”的首字母“C”。于是,考德威爾星表誕生了,其天體編號為C1、C106等。

考德威爾星表

穆爾按赤緯對天體排序,也就是按它們在天空中南北位置的遠近排列。編號從北到南,而不是按發現或亮度順序排列。這使得不同緯度的觀測者更容易規劃可見天體。

適合資深觀測者和天體攝影師的星表:NGC與IC

隨著望遠鏡性能提升,觀測者發現了成千上萬個肉眼不可見的星雲和星團。新總星表(NGC)由丹麥裔愛爾蘭天文學家德雷爾(J.L.E. Dreyer)于1888年發表,主要基于威廉·赫歇爾與約翰·赫歇爾的系統巡天成果,記錄了7,840個天體,描述了它們的外觀和大致位置。後來又由兩部索引星表(IC)(1895–1908)擴充,總計超過13,000個條目。這些星表成為專業與業余天文學的基石——至今許多星系、星團與星雲仍以其NGC編號為主要名稱。

高級天文星表

每一次技術飛躍都讓人類能更深地觀測宇宙——捕捉到以往望遠鏡無法揭示的恒星與天體。

攝影革命的啓發:HD、BD、BSC

19世紀末,天文學進入攝影時代。玻璃照相底片讓天文學家能夠以前所未有的精度拍攝大面積天空——一次曝光可記錄成千上萬顆肉眼不可見的恒星。

  • 當時的先驅項目是德國波恩大學完成的波恩分區星表(Bonner Durchmusterung,簡稱BD),記錄了約32.4萬顆恒星,亮度達到9–10等。後續的阿根廷科爾多瓦分區星表和南非開普攝影分區星表將覆蓋範圍擴展至南半球,使總數達到約150萬顆恒星,確保了整片天空都被系統測繪。這些調查使恒星星表從數千條目躍升至上百萬條,為現代恒星數據庫奠定了基礎。

20世紀初,關注點從位置轉向物理屬性。天文學家開始記錄恒星的顔色、溫度和光譜類型。

  • 亨利·德雷珀星表(HD)由哈佛學院天文台完成,為225,300顆恒星指定光譜類型,確立了至今仍在使用的恒星分類系統(O–B–A–F–G–K–M)。
  • 亮星星表(BSC)則為較亮的鄰近恒星提供了精確的位置、亮度與光譜類型,是至今仍在使用的簡明參考。

這場攝影革命不僅改變了天文學家的工作方式,也改變了我們看待宇宙的方式。想了解這場變革——從最初的望遠鏡影像到當今的太空攝影——請查看我們的信息圖。

Planet Pictures
從顆粒狀的黑白圖像到令人驚歎的高分辨率圖像!🪐 通過我們的信息圖表探索行星攝影吧,看看最古老和最新的行星照片。
看看信息圖

太空天體測量:HIP、TYC、Gaia

隨著技術超越攝影底片,天文學家將目光轉向太空以獲得更高精度。地基觀測受大氣影響,導致恒星位置模糊和扭曲。為此,歐洲航天局發射了專門用于天體測量的衛星任務。

  • Hipparcos衛星(1989–1993年運行)是首個天體測量太空任務,為約118,000顆恒星測定了精確的位置與距離。該星表中的恒星以HIP為前綴(例如 HIP 70890,即南門二A)。
  • 隨後的Tycho星表(1997年與2000年發布)基于Hipparcos的次級數據,擴展至約250萬顆恒星。其條目以TYC標識,如 TYC 7380-653-1。
  • 正在運行的Gaia任務于2013年發射,規模空前,以3D方式繪制銀河系。目前已記錄約18億顆恒星的位置、亮度、運動與物理屬性。
Gaia任務星圖

SIMBAD:“一表通萬表”

隨著星表數量激增,同一天體常以不同名稱出現——例如巴納德星系同時列為NGC 6822、IC 4895和Caldwell 57。為保持這些別名之間的對應關系,天文學家使用由斯特拉斯堡天文數據中心(CDS)維護的SIMBAD數據庫(天體識別、測量與文獻集成系統)。

SIMBAD是一個通用索引,交叉引用數十個星表中的天體——從經典的梅西耶、NGC和IC,到現代巡天(如2MASS、SDSS、Gaia)。每個條目包含:

  • 所有已知的標識符(跨星表的名稱);
  • 坐標與物理數據;
  • 相關文獻引用

如果你發現某個天體似乎有多個名稱,SIMBAD可以確認它們是否為同一天體,並展示它在不同星表與任務中的對應信息,可謂“宇宙天體的通訊錄”。

實用技巧:如何使用天文星表

天文星表不僅屬于專業天文學家——它也可以成為你的私人觀測清單,幫助你規劃觀測並識別所見的天體。以下是一些使用建議:

  • 新手可從梅西耶星表開始。這些天體亮度高、容易尋找,拍攝效果也極佳。
  • 加入考德威爾星表,探索梅西耶未覆蓋的南天亮點。
  • 使用NGC/IC星表觀測更暗、更具挑戰性的深空天體,這些需要黑暗天空或更高級設備。
  • 若對恒星本身的類型或屬性感興趣,可查閱HD與BSC星表獲取光譜與關鍵數據。
  • 想研究恒星的位置與距離,請參考Gaia
  • 需要識別或交叉比對天體?使用SIMBAD,它連接所有主要星表,能顯示每個天體的所有別名。

確定想觀測的天體後,最簡單的查找方式之一是使用天文應用:

  • Star Walk 2非常適合直觀探索——它包含主要星表,如Messier、NGC、HIP、HR和HD。
  • 想深入觀測,Sky Tonight則提供更高級的體驗,整合了Messier、Caldwell、NGC/IC、HIP、HD和Tycho-2,以及數十個星雲、星團和星系的附加星表。

你可以使用Star Walk 2或Sky Tonight在真實天空中定位星表天體——只需輸入其名稱或編號(如M42、NGC 869或C106),應用就會顯示觀測位置與時間。

常見問題

天文星表只適合專業天文學家嗎?

並非如此!一些星表(如梅西耶與考德威爾)正是為目視觀測而設計的,收錄了亮度高、容易尋找、觀測效果好的天體,非常適合初學者。而NGC、HD或Gaia等專業星表則提供更深入的數據,供研究使用。

梅西耶星表與NGC有什麽區別?

梅西耶星表包含北天110個經典亮天體;而NGC/IC覆蓋整個天空,收錄數以萬計的天體,廣泛用于研究與高級觀測。

我該使用哪個恒星星表?

若進行目視觀測,可從Messier或Caldwell入手——它們包含最亮、最著名的深空天體。想觀測更暗的星系與星雲,可轉向NGC/IC。若想了解恒星的類型與性質,可使用HD或BSC。想要精確的距離與運動數據,請依賴Gaia或Hipparcos。而若要比對不同星表中的名稱,SIMBAD就是你的終極工具。

如何判斷哪些天體在我的緯度可見?

每個星表覆蓋天空的不同區域。例如,梅西耶星表創建于巴黎,主要收錄北天天體;而考德威爾星表則補充了南天亮點。像NGC/IC、HD或Gaia這樣的星表覆蓋整個天空,但可見性取決于你的緯度——有些天體永遠不會升到你當地地平線上。想查看今晚有哪些星表天體可見,請打開Sky Tonight應用。它會根據你的具體位置與時間自動篩選當前地平線上方可見的Messier、Caldwell或NGC天體。

天文星表:快速回顧

天文星表是夜空的地圖與檔案——從古代肉眼觀測到現代數十億恒星的數據庫。如今,這一傳承以多種形式延續:梅西耶與考德威爾引導我們欣賞最亮的深空奇觀;NGC/IC繪制更深的星系與星雲領域;Gaia等天體測量任務精確測定恒星的位置與運動;而SIMBAD將它們彙聚一處,將所有名稱與數據連接成一個宇宙索引。借助Sky Tonight,你可以在自己的天空中探索這些星表天體——數百年天文學成果盡在掌握。

晴空萬裏,觀星愉快!

Trustpil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