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雨詳解:是什麽導致了流星的出現?
每個夜晚,無數流星在地球大氣層中燃燒殆盡,但只有每年幾次,我們才能見到真正的流星雨。這些天象不僅令人驚歎,也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本文將帶你了解什麽是流星雨、它們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如何在最佳條件下觀測它們。使用免費 Sky Tonight 應用,輕松追蹤每一次流星雨——只需輸入流星雨名稱,即可查看在你所在天空中的位置和觀測時間。
內容
什麽是流星雨?
當地球穿過由彗星(或較少情況下的小行星)留下的碎屑流時,就會出現流星雨。這些顆粒通常大小從沙粒到豌豆不等,在約 80–120 公裏的高空中燃燒,産生明亮的光迹,被稱為“流星”或“流星劃過”。在流星雨極大期的夜晚,每小時可見數十顆流星,它們似乎都來自天空中的同一點,這個點被稱為輻射點。

流星雨是如何形成的?
當彗星接近太陽時,熱量會使其冰質表面升華,釋放出塵埃和氣體。這些物質沿著彗星軌道擴散,形成一條顆粒流。當地球與這條軌道相交時,這些碎屑進入地球大氣層,産生流星雨。
由于碎屑流中的顆粒幾乎沿相同方向運動,從地球上看,流星似乎從天空中的同一點向外射出——這就是輻射點。流星雨通常以其輻射點所在的星座命名——例如,英仙座流星雨看似來自英仙座,雙子座流星雨來自雙子座。而象限儀座流星雨則是個例外:它的輻射點在牧夫座,但名字來源于一個早已廢棄的星座——象限儀座。
想了解更多被遺忘的星座嗎?來參加我們的測驗,看看你是否能分辨哪些古老的星座——從貓到發電機——如今仍被官方認可。

大多數流星雨每年都會重複出現,因為地球每年都會回到相同的軌道位置。但它們的強度可能會因碎屑流的密度而不同。有些流是幾個世紀前形成的,早已被擴散稀釋,而有些較年輕的流星雨則會帶來更壯觀的景象。
流星的顔色是什麽?
並非所有流星看起來都一樣。雖然大多數呈白色,但也有一些會顯示出鮮豔的色彩,這取決于它們的化學成分。每種元素在大氣中汽化時都會以獨特方式發光——一場你可以用肉眼看到的宇宙化學秀。
- 鈉 會産生明亮的黃色或橙色光迹。
- 鎂 和 銅 會帶來綠色閃光。
- 鈣 有時會呈現紫羅蘭色調。
- 鐵 則帶來溫暖的金黃色光輝。
大多數流星很微弱,消失得太快而無法看清顔色,但明亮的火流星往往能在短短幾秒內展現出驚人的色彩。
為什麽流星雨很重要?
除了視覺上的震撼,流星雨還是天然的科學實驗室。當無數粒子在大氣中燃燒時,它們會釋放出鈉、鐵等微量金屬,在高空形成薄層。科學家利用雷達和激光觀測這些層,以研究高層大氣中的風流與波動。流星雨還幫助研究人員估算地球附近的宇宙塵埃量,這對評估衛星和航天器的潛在風險至關重要。
年度流星雨日曆
每年,地球都會穿過幾條彗星或小行星碎屑流,形成穩定的流星雨。它們的活躍期、極大期和強度各不相同,但每個流星雨都有自己的特征輻射點(天空中看似起源的位置)和已知的母體。ZHR(天頂每小時流量)表示在理想暗夜條件下、輻射點在天頂時每小時最多可見的流星數量。實際上,觀測到的數量通常較低,能見度還取決于流星雨更適合北半球還是南半球觀測。

使用 Sky Tonight 可輕松規劃你的下一個流星雨觀測。利用搜索功能按名稱查找流星雨、定位其輻射點,並查看極大時間。你甚至可以設置提醒,確保不錯過最佳觀測夜。通過內置的天文日曆,還能查看所有即將到來的流星雨、它們的活躍期與極大日期——為完美的流星狩獵做好准備。
觀測流星雨的最佳條件
流星雨的可見程度主要取決于以下三點:
- 月光: 黑暗的天空至關重要,因此最好在新月附近或月亮落下後觀測。明亮的月光會掩蓋暗淡的流星。
- 觀測時間: 午夜後通常是最佳時段——此時地球面對前進方向,遇到更多流星粒子。
- 天空質量: 離城市燈光越遠,能看到的流星越多。在真正漆黑的鄉村天空中,觀測效果與城市相比會有顯著差異。
想獲取更多觀測技巧?查看我們的專文指南。
流星雨常見問題
什麽是流星?
“流星”其實並不是星星。它是當太空中的微小碎屑進入地球大氣層燃燒時産生的光迹,也被稱為流星或“流星劃過”。
流星雨危險嗎?
一點也不危險。幾乎所有引起流星雨的太空岩石都會在數十公裏高空完全燒毀。只有極少數較大的碎片能幸存並墜落地面,成為隕石——但它們幾乎不會造成任何危害。想知道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幾率嗎?閱讀我們關于潛在危險小行星的文章。
流星有多稀有?
比你想象的要常見!在普通的晴朗夜晚,每小時通常能看到幾顆流星。而在英仙座流星雨或雙子座流星雨這樣的主要流星雨期間,每小時可見幾十甚至上百顆。
為什麽有時會看到綠色流星?
如果你看到一顆綠色的流星,那可能是富含鎂或銅的太空岩石。當它燃燒時,這些金屬會發出綠色光芒——這純粹是化學反應,不是魔法。
流星有多大?
大多數造成流星的太空塵粒非常小——通常只有幾毫米。即便是明亮的火流星,其尺寸也很少超過核桃大小。它們的亮度來自高速,而非體積。
想測試一下你的流星觀測知識嗎?試試我們的“如何捕捉流星”測驗!

關于流星雨的趣味知識
- 最快的流星(如獅子座流星雨)進入大氣層的速度可達 71 公裏/秒——比子彈快 200 多倍。
- 並非所有流星雨都來自彗星:雙子座流星雨的母體是小行星 3200 Phaethon,這使它在主要流星雨中獨一無二。
- 在罕見的流星暴中(如1833年壯觀的獅子座流星暴),觀測者報告每小時可見數萬顆流星,天空仿佛“火雨傾瀉”。
- 流星發出的亮光其實來自被加熱的空氣,而不是流星體本身在燃燒。
- 即使是最微小的塵埃顆粒也能産生可見的流星——一粒沙大小的碎屑就能制造出明亮閃光。
- 許多古代文化在神話和編年史中記錄過流星雨,把它們視為預兆或曆法標志。
想直觀了解關于流星雨的一切嗎?看看這張信息圖,它展示了流星雨的形成過程、最佳觀測時間,甚至如何拍攝它們。

為什麽會發生流星雨:結論
流星雨的形成是因為地球經過彗星或小行星留下的碎屑軌迹。這些碎片以高速進入大氣層,産生我們稱為“流星”的光迹。它們的顔色揭示了化學成分,而它們的周期性出現幫助科學家研究高層大氣及太陽系結構。
若想獲得最佳觀測體驗,請選擇黑暗、無月的夜晚,並在午夜後觀測。借助 Sky Tonight,你可以查看即將到來的流星雨日期、輻射點位置,並規劃最活躍的觀測之夜。